說故事的女人
作者:林頤
天生會說故事的人,自己也是有故事的人。
80歲,人生的暮年,楊本芬開始說故事。我不想稱楊奶奶為作家,“作家”這個稱號對她并不合適,她更像是本雅明所說的“說故事的人”。
說故事的人,生在民間、活在民間,通常是年紀挺大的老人,老爺爺、老奶奶,在長長的一生里,看過很多的人、經(jīng)過很多的事。山河變色,歲月改顏,大歷史像大江大河“嘩啦啦”地流過,他們就是河岸邊的小草,默默地、使勁地抓住腳下的一點土壤,避免被河流卷走,在時間里葳蕤生長,某時某刻,借著風聲,傳遞一點信息,聽見的人都懂得。
說故事的語言就是民間的語言,故事里的事都是民間的事。從《秋園》《浮木》到《我本芬芳》,說的是些什么事情?無非就是,一個人、一個女人、一些女人,怎么活,在這亂紛紛的世道上,她、她們,怎么像一株草、一株野草,堅韌地,也靈活地,適應環(huán)境而生存。
《秋園》說的是楊本芬媽媽的故事,《浮木》是《秋園》的補記,《我本芬芳》呢?
一個叫惠才的女人,嫁給了一個叫呂的男人,生了三個孩子,就這樣,過完了一生。作為故事的梗概,這句話就足夠總結了。當然,作為一個完整豐滿的故事,需要更多的細節(jié),惠才為什么嫁給呂,他倆感情好不好,日常生活是怎樣的,還有,別人的生活是怎樣的……
這個故事的重要前提是“家庭出身”?;莶排c呂的家庭出身都不好,在20世紀60年代,這是一個非常要命的問題。惠才與呂的相識,就起于這種同病相憐的情境,互生好感。接著,也是因為家庭出身問題,離中專畢業(yè)還差兩個月,惠才被下放了。這個時候,惠才無法多思量,只得匆忙嫁給了剛剛認識的、答應將來會資助她上學的呂。
這是那個年代典型的婚姻。我的媽媽今年75歲,說起過她的婚事。那時候,她就是通過媒人撮合,只與我爸爸匆匆見過一面,因為家里窮,兄弟姐妹太多,媽媽只想當作脫離原生家庭的機會,就這樣答應嫁了。結婚那天,媽媽換了一身新衣,挎了一個包袱,由幾個小姐妹陪著,自己走去我爸爸家。走到中途,下起了雨,為了不弄濕新鞋,媽媽脫掉了鞋子,赤著腳,腳上劃了很多小口子,一路艱難地走向了她將來的新家。
從《秋園》《浮木》到《我本芬芳》,楊奶奶說的故事,映鑒了那么多女人的故事。只不過,那么多女人,絕大多數(shù)的女人,只是沉默著,不懂得怎么發(fā)聲,也沒有那個能力。現(xiàn)在,終于有人,她們中的一個人,開口說起了故事。
這些故事就像白開水,靜態(tài)而平穩(wěn),實在沒有什么大事發(fā)生在她們身上啊,所能講的,無非就是,怎么與一個陌生的男人成了夫妻,怎么克服窘迫的心理,漸漸發(fā)現(xiàn)婚姻的不如意,也不乏溫情的時刻,一點點的體貼、一點點的恩愛,就仿佛禾苗得到了滋潤。越自尊的女人,越容易在婚姻里耗損自尊??墒牵茉鯓幽??就這樣吧,沒有別的更好的活法了……
楊奶奶專注于講述她們?nèi)绾卧谀菢拥哪甏飳P膽獙θ諒鸵蝗盏囊率匙⌒?、世故人情,默然地任大江大河從她們身邊呼嘯而過。她們不知道天下大事,那些離她們太遠太遠,她們更關心的是怎么讓自己、讓家人多吃點、吃好點,她們被動地活著,同時也是實踐力很強地活著,她們的智慧全部用于怎樣用不多的錢搞到一塊好肉,怎樣用不多的肉招待好親戚朋友。讓她們屢屢崩潰的,往往也就是這些“肉”的陡然失去,實則是希望的飛走。
日子里不多的亮光與隨即又覆蓋的沉郁底色,是她們生活的常態(tài)。而這些故事并不灰暗,只是淡然,仿佛看透了世事滄桑,無法主動地選擇,那就被動地接受。鄉(xiāng)親鄰人的關照,不乏溫暖,平和善良地相互拉一把。人心受到創(chuàng)傷,或者覺得自己被遺棄了,想要放棄的時候,也總會有一些幽微的光升了起來,安撫了、暫且愈合了處處漏洞的心靈。
楊奶奶說的故事,是一種完全女性主義的視角。它們并不一定就是生活的全貌。就像在《我本芬芳》里,我們聽著惠才說她的心事,可是,呂是怎樣的人、呂怎樣想的,只能通過惠才的描述來呈現(xiàn):呂作為醫(yī)生收入不錯,呂為惠才、為這個家庭所付出的努力,他在忙碌的工作與繁瑣的家庭事務之間的平衡,以及對親戚關系的處理……呂不是壞男人,從書中的描述來看,他只是對妻子關心不夠,有些冷漠,不諳實務,好面子,經(jīng)濟上不會計算,大手大腳亂花錢,這些都不是大毛病,但是在夫妻生活里很容易引起矛盾。惠才是敏感、自尊心很強、對情感要求比較高的女性,呂難以滿足她的需求。惠才與呂的婚姻,最大的錯誤,是不合適,是一種錯位,一輩子都沒有得到糾正。
故事的女性視角,可能讓讀者沉浸在女性的情感認知里。但是,對于故事里邊緣位置的男性來說,那并不公平。尾聲,81歲的惠才問88歲的呂:“如果有下輩子,你還愿意和我在一起嗎?”呂搖了搖頭?;莶庞謫柫艘淮?,呂還是搖頭。這個結局,那么真實。(林頤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