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屏共享,“云上文化”春風(fēng)撲面
三月天,處處是草長鶯飛、雜花生樹的美景,然而近期由于疫情影響,不少演出、展覽等文化活動按下了暫停鍵。不過在線上,我們又看到了一幕幕生機勃勃的“文化現(xiàn)場”。在直播間、在線上展廳、在短視頻里,全省的文藝團體、文藝工作者們皆行動起來,用各種各樣的“云端文化”,陪伴大家度過這次短暫的“倒春寒”,在更多人心中播撒著文藝的溫暖與力量。
□ 記者 顧星欣 實習(xí)生 趙文珺
戲曲直播,云端邂逅悅耳好戲
3月20日晚,走進“淮劇陳澄”的網(wǎng)絡(luò)直播間里,著名淮劇表演藝術(shù)家、“梅花獎”“白玉蘭獎”得主陳澄,正在跟網(wǎng)友們進行著輕松的互動。三個多小時,她邊說邊唱,一段段淮劇里的經(jīng)典唱段紛至沓來,令人大飽耳福,一則則精彩的戲曲知識小故事,同樣讓觀眾聽得津津有味。直播間里,網(wǎng)友不停涌入,送鮮花、送掌聲,一句句點贊不停刷屏。
走下舞臺,轉(zhuǎn)戰(zhàn)直播間,鏡頭將觀眾的距離無限拉近,千里相隔的視線在屏幕中交匯,如今不少傳統(tǒng)戲曲人突破了傳統(tǒng)線下舞臺演出模式,來到線上為觀眾們“云獻藝”。
淮劇、黃梅戲、楚劇、京劇同臺演出,這番場景似乎只能在春晚梨園匯節(jié)目中看到,不過在抖音直播間中,開啟四宮格連麥即可實現(xiàn)。這幾天,陳澄還在直播中接受了不同劇種的三位主播的視頻連麥請求,四人開啟了直播平臺的PK活動,約定第三、四名的主播要唱一段戲作為“懲罰”,第一、二名友情獻唱。新穎的模式激發(fā)了票友們的熱情,四位主播也大受鼓勵,你方唱罷我來續(xù),精彩紛呈。
一曲歌罷,陳澄會停下來,認真回復(fù)網(wǎng)友的問題。這不僅是一門“欣賞課”,更是一門普及淮劇知識的線上課堂。說到《祥林嫂·天問》,她將“淮調(diào)”的藝術(shù)特色娓娓道來,說到父親演的“鄭板橋”,她深情回憶起父親陳德林是怎樣以巨大的勇氣堅守舞臺、抗擊病魔,而對于自己最近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火爆的《神女劈觀》,她又聊起了自己與青年人的互動過程,分享了讓傳統(tǒng)戲曲走入當代生活的體會。
陳澄告訴記者,最近受疫情影響,劇團線下演出無法進行。居家期間,在直播間里陪伴大家,可以讓戲迷朋友們既享受藝術(shù)、也多了解淮劇文化。這種利用新媒體的傳播方式,自己從兩年前疫情期間就開始嘗試,發(fā)現(xiàn)效果很好?!敖枇Α贫恕梢詾閼蚯鷰盹@著流量,這是我們做好傳承與創(chuàng)新的重要抓手?!?/p>
積極利用“互聯(lián)網(wǎng)+戲曲”新模式,各家戲曲院團也紛紛開辟文化惠民新形式。3月19日下午,抖音“漣水淮劇團”直播間好戲不絕,漣水淮劇團團長、國家一級演員翟永軍親自上陣,兩個小時里連續(xù)帶來《哎呦,我的憨哥哥》《玉杯緣》《天要落雨娘要嫁》等淮劇佳作。從傳唱已久知名度甚廣的經(jīng)典之作,到結(jié)合實際新鮮出爐的“抗疫劇”,這位被直播間觀眾親切地稱為“翟團”的淮劇演員仍然帶著一股舞臺勁兒,看得觀眾紛紛在聊天彈幕中直呼過癮。
“21號能不能來射陽演出?很抱歉不能?!钡杂儡娫诨卮鹬辈ラg觀眾問題時坦言,“因為疫情的原因,線下演出全部取消,但是我們還能夠在線上和大家見面。這是非常好的方式,在緩解大家疫情宅家壓力的同時,還能感受淮劇的魅力?!彼硎?,小小的直播間雖然只能坐著,無法像在舞臺上一樣施展身段,只能通過唱腔和表情來達到直播效果,但在直播間演唱也能達到自我鍛煉、自我提高的目的?!皥猿志褪莿倮?。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為大家演下去?!?/p>
翟永軍說,漣水淮劇團每周二、周四固定直播,在周末不定期加更,線上直播也如同線下劇場一樣排班,還能接受觀眾點曲,充分發(fā)揮直播實時互動的優(yōu)勢,維持了疫情期間的觀眾熱度。
創(chuàng)意互動,打開“盲盒”遇見詩歌
春天是詩情畫意的。3·21是世界詩歌日,“南京,我想為你讀首詩”聲音盲盒線上公益活動,以詩歌的名義致敬美好。觀眾打開手機,指尖方寸之間,思緒也能隨之飄向美的遠方。
這款新穎的“云端”互動,打開了一扇文化交流新窗口。伴隨著“文學(xué)之都”代言人“寧好”,網(wǎng)友們每次點開二維碼,都是一次“盲盒”的開啟,能隨機聽到一位參與者的聲音。他們以讀一首詩的方式,向南京、向抗疫一線送來了美好的聲音祝福。這之中,有詩人韓東,作家趙本夫,演員梅婷、郭廣平、常小川,京劇演員范樂新,越劇演員李曉旭,相聲演員陳峰寧,作曲家、演奏家卞留念,也有普通的醫(yī)護人員、社區(qū)志愿者、外賣小哥、學(xué)生、媒體工作者、在寧外國人等。一首首暖心詩歌,不僅傳遞著精神力量,也流露出南京人自帶的一份樂觀豁達的詩意情懷。
“一場疫情讓我們明白,家永遠最溫暖,家人永遠最重要。相信所有的后會有期都是久違的別來無恙?!毖輪T常小川深情地讀起了詩歌《無名的小花》:“割草歸來,細雨飄飄,見路旁小花含露微笑而作……把淡淡的芬芳溶進美好的春天?!睖嘏暰€和美好詩意的融合,剎那間為心靈帶來一場輕柔的洗禮。
在南京居住近40年的作家趙本夫為本次活動即興創(chuàng)作了一首古體詩《黑墨營抒懷》,提醒大家再忙碌也要看看城市的美景:“黑墨營下埋殘劍,金戈鐵馬已久遠。唯見天際紫金月,千年長風(fēng)造名山。”他堅定地說,“相信我們團結(jié)一心,一定能夠盡快把疫情消滅掉,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滿詩情畫意!”
據(jù)悉,從3月21日世界詩歌日一直到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期間,這場由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、南京市文學(xué)之都促進會等共同發(fā)起的“南京,我想為你讀首詩”活動將持續(xù)進行。談起這項活動的緣起,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,南京市文學(xué)之都促進會理事長潘谷平告訴記者,“文學(xué)之都”南京積淀著深厚的文學(xué)氣息,當考慮怎樣以南京城市文化特色為抗疫貢獻力量時,首先想到的便是以文學(xué)的名義。這次活動邀請各行各業(yè)人士共同加入,用詩歌的形式,共同表達對市民的鼓舞、對抗疫人員的致敬,傳遞精神力量。他也透露,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,活動將向社會各界持續(xù)開放,最終主辦方會將這些聲音儲存于南京文學(xué)客廳,形成一個線上“聲音庫”,留住這個春天的記憶。
解鎖這個春天更多美好的打開方式,除了“讀詩”,還有“讀書”,為廣大讀者提供一方詩意的心靈棲息地。南京圖書館這座知識寶庫貼心捧出移動端“掌上知識庫”——“百館薦書全省共讀”,聯(lián)合省內(nèi)公共圖書館共同面向全省讀者推出的數(shù)字閱讀推廣項目,向全省讀者提供掃碼看書的免費閱讀服務(wù)。值得一提的是,讀者讀完一本書后,平臺還會將閱讀時長、心得體會、閱讀筆記、閱讀成果等進行大數(shù)據(jù)分析,形成讀書報告。這座“比知己好友更懂你的掌上圖書館”,可以讓每位讀者在茫茫書海中,豎起那座屬于自己的“燈塔”。
觀劇看展,釋放線上文化新空間
這兩年,隨著一部部作品飛上云端,展覽展演的文化陣地正在迅速擴大,越來越多的觀眾也漸漸習(xí)慣了線上文化“云服務(wù)”。雖然目前一些劇場、影院、美術(shù)館的門關(guān)上了,可是云上展演又為它們打開了另一扇生動窗口。省內(nèi)各家文化團隊,紛紛緊鑼密鼓地制作一系列線上展覽展演節(jié)目,為觀眾提供精良的文化大餐,讓大家的文化生活“宅家”不斷檔。
“云端”并不意味著不接地氣。最近,常州市滑稽劇團演出的“日播”短視頻《包鎬定抗疫記》,用詼諧幽默的形式將抗疫中的注意事項一一道來?!墩垝邎鏊a》《你核酸了嗎》《物資充足》……演的都是抗疫生活中的事,雖然每部不過一兩分鐘,但是用普通話+方言的方式,寓教于樂,這樣的線上“小劇場”別出心裁又趣味十足。
常州市滑稽劇團團長張怡告訴記者,該劇創(chuàng)意來自于去年年底團里推出的大型滑稽劇《黑皮書記》,男主角名為“包鎬定”。這部劇講述了在長江大保護的時代背景下,退役軍人“包鎬定”以忠誠擔(dān)當、英勇善戰(zhàn)的精神投身到鄉(xiāng)村振興中的故事。現(xiàn)在,無數(shù)“包鎬定”式的抗疫先鋒、志愿人員奮戰(zhàn)在抗疫第一線,相信常州人民終會將疫情“搞定”。
這已經(jīng)不是常州市滑稽劇團第一次試水線上小劇場。張怡介紹,團里原創(chuàng)大型滑稽戲《陳奐生的吃飯問題》自2018年推出以來,收獲好評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(fā)生后,主創(chuàng)團隊第一時間想到用“奐生”這個人物的影響力和傳播力,為防疫抗疫貢獻力量,于是迅速推出了《奐生防疫廳》系列短視頻。而這一次,選用的是對于常州觀眾而言比較熟悉的“包鎬定”這個IP,讓觀眾更有幾分親切感?!斑@兩天常州面臨疫情特殊情況,所以我們的拍攝也盡量從簡,一部手機、兩個演員,盡量在室外拍攝完?!?/p>
為了讓廣大戲迷朋友足不出戶也能欣賞蘇昆雅韻,蘇州昆劇院定期推出“云賞雅韻”活動,昆劇新版《玉簪記》、蘇州昆劇院“梅花獎”演員經(jīng)典折子戲?qū)龅染示€上視頻,網(wǎng)友足不出戶便可盡享耳福。江蘇省美術(shù)館推出了線上展廳以及《大家說畫》線上公教活動,讓觀眾在丹青筆墨間,尋求“千里鶯啼綠映紅”的美麗,收獲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的力量。連云港舉辦了“藝”起抗疫——全市文藝作品征集展播活動,廣大文藝家在深入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(wù)工作之余,積極投身文藝創(chuàng)作,用書畫、攝影、剪紙等各種文藝形式進行線上展播,宣傳科學(xué)防控,凝聚起“藝”起抗疫的精神。
文化相伴,這個千里鶯啼綠映紅的春天,美在心底,美在身邊。
版權(quán)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(quán)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(guān)法律責(zé)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