灣區(qū)三分鐘|這個特別的“首單”為啥被圍觀?
5月16日,裝載來自阿聯(lián)酋6.5萬噸液化天然氣的“馬爾文”輪,經過26天的海上航行,終于到達深圳大鵬。
這些天然氣將通過管道輸往發(fā)電廠、城市燃氣等用戶,給粵港澳大灣區(qū)天然氣穩(wěn)定供應提供保障。
大灣區(qū)作為國際上重要的航道和航行目的地,船來船往并不稀奇,但這個消息卻很快引起了巨大的關注,因為這船貨物是我國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。
不少業(yè)內人士評價:這是我國在油氣貿易領域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探索邁出的實質性一步,是打造液化天然氣交易多元化生態(tài)的有益實踐。
這里說到了“交易多元化”??陀^上來說,目前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還是以美元為主要結算貨幣的,這給中國等進口國帶來了不小的匯率風險。
再舉個簡單的例子:不少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和我國關系深厚,雙方生意往來也非常頻繁。既然如此,雙方為什么還要用第三方的貨幣來交易呢?這一原則也適用于世界各地其他貿易伙伴之間的合作。
再說回這次交易本身:6.5萬噸液化天然氣,這是一個什么概念?要知道,去年我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量是6344萬噸,這次單筆進口量就超過去年全國全年的千分之一。尤其是在能源這樣一個重要的領域,進行這樣大宗的交易,買賣雙方都愿意用人民幣來結算,不管是對我國還是對交易國,都是更加有安全保障的交易方式。
其實,不管是液化天然氣,還是其他的大宗商品,用人民幣結算充分體現了國際上跟中國打交道的信心和信任。
我們總說“風浪越大魚越貴”,在國際形勢并不穩(wěn)定的情況下,這筆交易可以說是一次創(chuàng)新突破。它既有助于提升中國在全球能源市場中的地位,也反映了中國對金融市場開放的決心。可以說,這是“國際液化天然氣采購”的一小步,卻是“人民幣國際化”的一大步!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