燃夢冬奧!“冠軍鄉(xiāng)”冰與火背后的溫情
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
◎本報記者 李麗云 通 訊 員 胡 峰 張 龍
黑龍江冰雪健將在剛剛落幕的北京冬奧會上接連斬獲獎牌,而有著“冬奧冠軍之鄉(xiāng)”美譽的北國邊陲小城七臺河更是聲名遠揚。
七臺河市位于黑龍江省東部,原本以“煤都”之稱被大眾熟知。幾十年來,這座人口不足百萬的資源型城市致力于發(fā)展冰上運動,為祖國輸送了如楊揚、王濛、張杰、范可新等10余位冬奧和世界冠軍,七臺河籍冰雪運動員先后獲得冬奧會金牌7枚,16次打破世界紀錄。
北京冬奧會帶動了全民冰雪運動的熱情,在這座“冬奧冠軍之鄉(xiāng)”的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內(nèi),每天都有小運動員們在艱苦訓練、努力拼搏。
“好!慢慢提速!注意擺臂、節(jié)奏、重心……”冰場中心,小隊員們飛速滑行,教練員一圈圈追逐吶喊,一遍遍糾正動作瑕疵。
這位在冰場上與孩子們“比速度”的人叫張杰,被孩子們稱為“教練媽媽”。她是七臺河市第一位全省、全國、亞洲冠軍,是該市在“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”上的首枚金牌獲得者,也是中國第一個打破短道速滑世界紀錄的冠軍隊主力隊員。因傷退役后她選擇回到家鄉(xiāng)執(zhí)教短道速滑運動。目前,張杰執(zhí)教七臺河特奧短道速滑隊,帶領20余名殘障少年與冰雪結緣。
特奧短道速滑隊極為不同,不少隊員的理解能力和運動能力較常人稍弱,往往一個基礎動作他們要花費很久才能學懂,無數(shù)次訓練才能掌握,這就需要教練員有高超的技術水平和極高耐性。
為提升孩子們的技術和信心,張杰將每一個動作都進行分解、放慢以及不斷重復,并將對于孩子們難以理解的專業(yè)術語都變成圖畫,手繪到指導冊上,然后不斷演練、反復示范,慢慢讓這些孩子熟記于心。近年來,張杰共繪制2000余幅訓練插圖,這本獨一無二的純手工“圖畫冊”成為孩子們提速進階說明書,每一張圖片都融入了她的無限愛心和寄托,每一張插畫都指引著孩子們奔向夢想。
“我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,能做更多孩子的翅膀,帶他們逆風飛翔,實現(xiàn)奧運夢想,為家鄉(xiāng)體育事業(yè)和短道速滑事業(yè)創(chuàng)造更加輝煌的成績。”張杰信心滿滿。
張杰的信心源自背后七臺河整座城市的支持。近年來,七臺河市在冰上科技、興建場館、設備設施上不斷加大投入提檔升級。2009年4月,七臺河市政府投資1.8億元進行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建設,2013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,這個大型室內(nèi)冰場正式結束了該市長達40年的“野冰”訓練歷史,這種專業(yè)性、綜合性更強的訓練場地保障了運動員們提升水平追逐冠軍夢想。
張杰尤其感慨,幾十年前她的啟蒙教練孟慶余教練,每天凌晨起來用澆冰車澆灌冰場賽道,這種心酸往事終于畫上句號,室外頂著刺骨寒風訓練的辛酸歲月也成為回憶。
如今,這座大型室內(nèi)冰場用液態(tài)氨制冷系統(tǒng)形成室內(nèi)冰場,再由制冰機鋪設賽道,冰面更加平整順滑,這種技術讓冰上活動的人不會太冷,同時也極大減少了制冷系統(tǒng)消耗的能量,更專業(yè)的訓練環(huán)境保障了孩子們尤其殘障孩子們的運動安全。
在張杰指導下,這支由殘障孩子組成的短道速滑隊成員曾在2017年第11屆世界冬季特奧會上斬獲4金2銀,在2019年第15屆世界夏季特奧會上獲得3金2銀2銅。
多年來,七臺河市以“跪著采煤,站著做人”的礦工文化衍生出“敢為人先,勇爭一流”的冠軍文化,成為“煤城”七臺河的根與魂,讓七臺河市不斷迸發(fā)嶄新活力。
七臺河市還依托冠軍文化打造了冰雪嘉年華品牌活動,推出“一城五線”5條冰雪旅游精品線路,既有“文化大餐”,也有“冰雪盛宴”,20多個類別的系列文旅活動,營造了讓百姓玩翻天、樂翻天的新天地,讓冷季節(jié)變成熱時節(jié)。其品牌影響力和輻射力不斷向周邊和省內(nèi)外延伸。
去年12月,牡佳高鐵開通運營,七臺河市結束了不通高鐵的歷史,高鐵為“冠軍鄉(xiāng)”運動健兒外出訓練和比賽提供了便利。七臺河西站站長史旭日說:“冬奧會期間,車站的客流持續(xù)增加,最高峰每天達到2300多人次,是去年車站運營初期的10倍。”
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,冬奧和高鐵讓這座小城不再“冬眠”。如今,每天有近千名旅客從這座冰刀造型的七臺河西站走出,這座黑龍江面積最小、最年輕的地級市再也不怕“巷子深”了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