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陜北高西溝村
黃土溝壑中的陜西榆林市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滿眼綠色(無人機照片)。
新華社記者 陶 明攝
去年,趁著“谷子熟了——陜西米脂鄉(xiāng)村文化藝術節(jié)”的召開,我來到米脂縣。藝術節(jié)的主場地沒有設在縣城,而是設在了距縣城20多公里的高西溝村。坐在去高西溝村的車上,看著窗外金黃的谷子和起伏的山梁,我突然想起了什么,一瞬間,“高西溝村”四個大字顯現(xiàn)在我的記憶屏幕。高西溝村,聲名遠揚的塞北小村,有著曲折的故事和動人的成就。2021年9月13日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榆林米脂縣高西溝村,了解這里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(tài)文明建設等情況。
汽車駛入高西溝村,我看到兩個人工制成的巨大谷穗,手挽著手,中間包裹著“谷子熟了”四個字,下面是用團扇組成的“米脂縣首屆鄉(xiāng)村文化藝術節(jié)”橫幅。后面是一排窯洞式樣的房子,這是高西溝農產品網絡銷售中心。從“鄉(xiāng)村文化藝術節(jié)”到“農產品網絡銷售中心”,我似乎嗅到了這個古老村莊的新味道。
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姜良彪在村頭迎接我們,寒暄過后,他帶領我們參觀。姜書記中等身材,穿著深灰色休閑裝,腳蹬一雙旅游鞋,與我們有說有笑,特像一位分別日久的老朋友。
我們隨著姜良彪來到了龍頭山,這里是高西溝村的一個制高點,站在這里,高西溝村的山山嶺嶺盡收眼底。剛剛下了一場小雨,霧嵐在山間彌漫,綿延的梁峁生長著郁郁蔥蔥的樹,有成片的油松、側柏,有筆直的楊樹。轉身向另一個方向眺望,看到了果實累累的蘋果樹,樹不高,成行連片,有詩的意境、畫的色彩。
從經濟地理的角度來看,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(qū)曾是貧窮的代名詞,地處這片區(qū)域的村莊,從一開始就命運多舛。荒山禿嶺,風寒水缺,惡劣的自然環(huán)境影響農業(yè)種植。高西溝村的溫飽問題如一根繩索困擾著村民,也扼住了高西溝人的希望。畢竟是有歷史底蘊的地方,中國革命在這里取得了豐碩成果,高西溝人也是有夢想的人。1959年,不安于現(xiàn)狀的高西溝人向命運發(fā)起了挑戰(zhàn)。他們開始修建梯田,在荒山種植樹木,用林木積水護土,在草場飼養(yǎng)牛羊,積肥育肥,改良土壤。從最初的挑戰(zhàn)到有序的發(fā)展,再到戮力追求生態(tài)文明的今天,60多年風風雨雨,高西溝村以新的面貌,擦亮了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(qū)的天空。他們長期實行“三三制”生態(tài)治理模式,也就是全村的土地和山地,三分之一從事農業(yè)生產,三分之一植樹,三分之一種草,以此來維護和改善環(huán)境。進入21世紀,高西溝村人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有了新認識,他們把“三三制”治理模式調整為“三二一制”,也就是三份林地、兩份草地、一份耕地。他們知道,唯有樹木成林,才能推進溝、坡、峁、岔、水、田等的綜合治理,達到“黃河里沒有咱村的泥”的目標。在這種生態(tài)理念的支撐下,高西溝人打造了屬于自己的綠水青山,在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(tài)文明建設中,成為了一個樣板。
姜良彪的陜北普通話不難聽懂,他在龍頭山,從不同的方向介紹高西溝村的過去與現(xiàn)實,語言詼諧,表情生動,如果事先不知道他是村支部書記,還以為他是專業(yè)導游呢。下山時,我指著一側的山坡,向他詢問,那里的樹是蘋果樹吧。他停下腳步,微笑著說,就是蘋果樹。他告訴我,高西溝村建立了有機蘋果種植基地,打造山地蘋果品牌,因為有電商助力,銷售業(yè)績不錯。
回到高西溝村,濃烈的節(jié)日氣氛充盈著每個角落。在五彩繽紛的“文化大集”,墻上掛著一串串紅辣椒、黃玉米,墻頂置放著一捆捆谷穗,路兩側有免費供應的陜北小吃,涼皮、羊雜碎、干爐什么的,地方特色鮮明。引人注目的是由大蘋果搭建而成的“花壇”,蘋果一圈圈圍攏,十余層疊加,頂端對稱著兩片蘋果樹葉,造型優(yōu)美。我喜歡陜北小吃,端過一碗涼皮大快朵頤。又吃了一個蘋果,就像小時候一樣大口啃著,充沛的汁水流進心窩。附近還有“陜北說書”表演,三位老演員,高亢說唱,道出人生感悟。老演員身后的剪紙吸引了我,一幅是用紅紙剪成的《祈雨》,下面有一行字:“天旱了著火了,地下的青苗曬干了,龍王救萬民?!睒媹D樸拙,刀法酣暢。另一幅是用黑紙剪成的《壺口斗舞》,下面也有文字:“紅綢飛舞槌如影,腳踏霓虹翻巨浪。”構圖夸張,刀法細膩。兩幅剪紙,就像兩個窗口,從中可以眺望高西溝村的當下和往昔。這樣的景象,該是鄉(xiāng)村文化藝術節(jié)該有的景象吧。我深深陶醉其中。
高西溝村人已經不是傳統(tǒng)意義的農民了,憑借奮發(fā)圖強和改革開放的精神,他們改變了自己的經濟狀態(tài),也改變了自己的精神氣質。在幾十年頑強拼搏的基礎上,他們依托本土生態(tài)資源,建立了占地4平方公里的高西溝村農業(yè)生態(tài)旅游區(qū),找到了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與經濟協(xié)調發(fā)展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模式。這是我在高西溝村的一天時間里,得到的最直觀印象和最深刻感受。
《 人民日報海外版 》( 2022年03月31日 第 11 版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