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日“窮山溝”今日“幸福窩”老區(qū)舊貌換新顏
人民網蒙陰5月20日電(張代生)“俺們這里現(xiàn)在大變樣了!吃水不用愁了,道路也好走了。擱以前,我們想都不敢想!”說起如今的生活,沂蒙老區(qū)山東省蒙陰縣垛莊鎮(zhèn)東孟良崮村76歲的吳文常高興地說。
吳文常以前居住的地方叫野豬窩,是有名的窮山溝,2004年與另外幾個村子一起合并到了東孟良崮村。東孟良崮這個村就位于孟良崮前的半山腰中,野豬窩距離距孟良崮主峰很近,是當年全殲國民黨74師的主戰(zhàn)場。
“野豬窩,一聽名字,就是個窮地方?!闭f起以前,吳文常的思緒一下子拉回到多年前,“一到旱天就沒水,只能拿著桶到處找水。全部是山路、土路,雨天一身泥,晴天一身土,人步行都難,更別提運東西了……”
地理環(huán)境的原因,曾經,這些村民居住分散,出門下山難,干活上山難,村民守著獨特的紅色資源和良好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對如何變成金山銀山一籌莫展。
不能再這么苦下去了!
2014年,村里決定通過土地增減掛鉤項目,實施整村搬遷。
“老百姓故土難離?!睎|孟良崮村黨總支書記徐玉成坦言,“當時壓力很大。”
壓力大,不如村兩委的決心大。徐玉成就認一個理:站在村民的角度考慮問題,就能把民生的事做好,大家肯定就愿意搬。
為此,徐玉成帶領村“兩委”成員耐心細致地工作。在建設過程中,村干部、黨員、村民小組長一起嚴把工程質量關,組織老百姓實地察看,打消群眾顧慮,村民們逐漸開始擁護和認可搬遷工作。
截至目前,東孟良崮村共完成了四期搬遷,近600戶居民搬進了新居,水電、道路,綠化、亮化等配套齊全,極大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。
東孟良崮村規(guī)劃建設的新村居。 蒙陰宣傳部供圖
如今,走進東孟良崮村,一棟棟、一排排整齊有序的“小別墅”拔地而起,道路干凈整潔,廣場靚麗,水電路,綠化、亮化、美化附屬工程配套齊全,墻面粉刷一新,文化氛圍濃厚,一派詩畫鄉(xiāng)村的景象撲入眼簾。
吳文常說,在外地的女兒回來,看著家里的新房,艷羨不已。“真是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。這房子要是在城里,五百萬也買不來!”
村居變了,民風也要變。搬遷后,東孟良崮村成立了紅白理事會、設立新時代文明站,建成全縣首個村級“美在農家”愛心超市,實行積分管理,定期評比打分,讓孝老敬親成為一種風尚。
新房住上了,腰包也要鼓起來。為增加村民收入,東孟良崮村黨總支牽頭注冊成立黃桃專業(yè)合作社,統(tǒng)一購置黃桃樹苗,引導村民種植,與企業(yè)簽訂種植購銷合同,真正實現(xiàn)了村集體增收和百姓致富“雙贏”。同時,引進沂蒙精神培訓中心項目,聯(lián)系孟良崮景區(qū),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。
村民胡冰娥在孟良崮景區(qū)當檢票員。“每個月收入大概在3000元左右,在家門口就能賺錢了,太好了!”胡冰娥說。
東孟良崮人靠雙手搬走了窮窩,搬進了幸福窩。
“2021年,村集體收入200萬元,村民人均純收入1.8萬元。” 說到這,徐玉成笑了。
(責編:劉穎婕、邢曼華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東方時評丨為黨的二十大建言獻策須以真情實感
- 上海從嚴從緊抓好社會面防控(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)
- 各地可根據(jù)需要開展常態(tài)化核酸檢測(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)
- 全球最大裝箱量24000箱超大型集裝箱船在上海長興造船基地出塢
- 新時代的原創(chuàng)性思想、變革性實踐、突破性進展、標志性成果
- 上海青浦新增3例無癥狀 一地被列為中風險地區(qū)
- 上海:城市公園分類分步有序開放,園內經營、服務等室內場所及游樂設施暫不開放
- 醫(yī)護人員通勤難如何解決?上海市衛(wèi)健委:請社區(qū)屬地和交通部門予以通行支持
- 嘉興平湖民政上線“精平扶—困難群體精準畫像”
- 詩畫浙江《詩路風雅頌》首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