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革命文物保護管理與傳承利用提供法治保障(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)
陜西是一片紅色的沃土,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,豐富的革命舊址和革命文物遍布三秦大地。
《陜西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條例》(以下簡稱《條例》)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
本次立法有哪些亮點?將產生哪些積極的作用?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。
注重保護利用
留住文化根脈
巍巍寶塔山,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歷史;滾滾延河水,映照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。
據統(tǒng)計,陜西省革命文物類型齊全、數量眾多、序列完整、等級較高、內涵豐富、覆蓋全省,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141處、各類革命紀念館76座、收藏革命文物41226件(套)。
“這些革命文物是弘揚革命傳統(tǒng)和革命文化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、激發(fā)愛國熱情、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和生動教材?!标兾魇∪舜蟪N瘯h組書記、副主任莊長興表示,《條例》的出臺對充分發(fā)揮革命文物重要作用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(tài)化長效化、激發(fā)干部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怎么立好這部法?必須帶著問題深入調查研究。
“在之前陜西省的相關革命文物保護法規(guī)中,對保護范圍、管理手段、展陳方式等的規(guī)定存在一定局限性,不能很好體現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的要求?!标兾魇∪舜蠓ㄖ莆魅挝瘑T王占峰說,立法要解決認識不統(tǒng)一、挖掘不深入、管理不規(guī)范、展陳效果不佳等問題,為革命文物保護管理與傳承利用提供法治保障。
2022年4月,《條例》起草工作啟動后,陜西省人大常委會成立了立法工作領導小組,下設工作專班和專家組,召開多次專題會議,研究制定工作方案、安排細化立法工作、協(xié)調解決具體問題,并赴省內外開展立法調研。
“書面征求22個省級相關部門和10個設區(qū)市人大常委會的意見建議,發(fā)送全體省人大代表、基層立法聯(lián)系點征求意見,通過省人大官網公開征求社會公眾的意見建議,并組織召開了專家論證會,聽取行業(yè)和法律專家意見?!标兾魇∪舜蟪N瘯嚓P負責人介紹,在充分調研和研究各方意見基礎上形成了法規(guī)文本。
陜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《條例》。此次立法立足文物資源稟賦和特色優(yōu)勢,堅持問題導向、守正創(chuàng)新,對革命文物概念、范圍、保護原則、傳承利用、區(qū)域協(xié)同、保障措施、法律責任等作出了系統(tǒng)性的制度安排。
“既堅決貫徹黨中央最新要求,又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和基層實踐需求?!标兾魇∪舜蠓ㄖ莆敝魅挝瘑T田文平表示,《條例》更好地賦予革命文物時代特征,有效解決陜西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問題,促進革命文物調查認定、分級分類管理、有效傳承利用、區(qū)域協(xié)作協(xié)同等高質量發(fā)展,并注重做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“后半篇文章”,弘揚好紅色文化。
用好革命文物
講好革命故事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,用好紅色資源,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,深化愛國主義、集體主義、社會主義教育,著力培養(yǎng)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。
在陜西延安棗園革命舊址,游客們認真聆聽革命文物故事,不時與講解員進行交流,從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里感悟紅色力量。
西安培華學院大四學生劉倩每年都會到革命舊址參觀學習,她動情地說:“青年強,則國家強。老一輩革命家的奮斗精神激勵我更加努力學習,為建設祖國奮發(fā)圖強?!?/p>
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托本地革命文物資源,堅持價值引領,突出社會效益,強化教育功能……”
“國有革命舊址、革命博物館、革命紀念館等應當免費向公眾開放?!?/p>
“鼓勵依托陜西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(qū)建設,創(chuàng)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方式……”
…………
這些《條例》的規(guī)定,著眼于用好革命文物這一載體,更生動、更具體、更鮮活地講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,讓革命文物“活起來”“火起來”,充分發(fā)揮傳承紅色基因、弘揚革命文化、展現時代價值的教育功能,更好融入公民特別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實踐。
“全國首個‘互聯(lián)網+革命文物’教育體驗中心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試點建設?!卑寺奋娢靼厕k事處紀念館副館長袁猷峰介紹,依托陜西豐富的革命文物資源,運用5G+增強現實/虛擬現實、云計算等技術,建設了集公眾教育、數字展示、線上體驗、知識傳播為一體的革命文化數字教育平臺。
讓文物“活”起來,陜西省借助云展覽、云教育、云直播等數字化傳播手段,通過打破時空界限、云游博物館,讓人們近距離感受革命文物,聆聽革命故事。據悉,陜西數字博物館平臺上已經完成144座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,其中包括19座革命類博物館和紀念館。
依托革命資源
助推經濟轉型
踏尋革命足跡,傾聽紅色故事,傳承紅色基因。據了解,今年春節(jié)假期7天,延安市累計接待游客183.16萬人次、綜合收入7.9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52.08%、378.79%,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89.65%和87.97%,延安旅游業(yè)成功實現了“開門紅”。楊家?guī)X革命舊址、延安革命紀念館、棗園革命舊址、西北局革命舊址、寶塔山景區(qū)是游客最多的地方。
《條例》規(guī)定,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拓展革命文物利用途徑,完善扶持措施,發(fā)展紅色旅游,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特色鄉(xiāng)鎮(zhèn)建設、傳統(tǒng)村落保護相結合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
近年來,陜西依托本地革命文物資源優(yōu)勢,通過現場教學、主題教育、研學實踐等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,發(fā)展紅色旅游,將革命文物利用納入文化和旅游發(fā)展規(guī)劃,打造紅色文化和旅游品牌。
“打造紅色文化和旅游品牌,堅持有址可尋、有物可看、有史可講、有事可說?!毖影哺锩o念地管理局文物博物館處負責人馬軍堂介紹,截至目前,延安累計投入128.71億元舊城改造資金,對老城區(qū)重點革命舊址環(huán)境進行整治提升,以延安寶塔山為代表的革命舊址得到有效保護的同時,28.9萬群眾的生活環(huán)境得到明顯改善。
不僅如此,紅色旅游帶動了陜西的蘋果、畜牧等產業(yè)發(fā)展,培育出的“延安蘋果”“峁疙瘩”等一批農產品品牌,帶領著村民走上鄉(xiāng)村振興“快車道”;革命文物主題文化創(chuàng)意產業(yè)相繼推出20類數百款文創(chuàng)產品;建成“紅色筑夢”眾創(chuàng)空間、創(chuàng)新科技產業(yè)園和南泥灣359創(chuàng)業(yè)基地,革命文物持續(xù)助推經濟轉型升級……
“《陜西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條例》與《陜西省延安革命舊址保護條例》《銅川市陜甘邊根據地照金革命舊址保護條例》等共同構建起省市兩級革命文物保護法治基石?!标兾魇∪舜蟪N瘯嚓P負責同志表示,該《條例》出臺,為保護好、利用好以延安為代表的陜西革命文物提供了有力支撐,也是傳承弘揚延安精神、照金精神的法律保障。
“我們將運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(qū)以及陜西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(qū)等平臺,依法把陜西的革命文物保護好、管理好、運用好?!标兾魇∥奈锞贮h組書記、局長羅文利表示,要大力推動《陜西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條例》的貫徹落實,讓革命文物在傳承紅色基因、弘揚革命文化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體現出更大的時代價值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3年03月16日 18 版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