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星夢,竟然是騙局!
近年來,童星的話題度越來越高,成為童星似乎不僅意味著有了名氣,更能獲得不菲的收入。不過,伴隨著越來越多人追捧小歌星、小演員,也讓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機。
于某長期混跡于群眾演員行業(yè),在幫人介紹拍戲的過程中,發(fā)現(xiàn)不少家長懷揣著讓孩子成為童星的夢想,為了能讓孩子在一部劇中承擔角色不惜花費大量金錢,甚至可以帶資進組,于某覺得孩子家長的錢太好賺了,便偽裝成了“制作人”、影視工作圈的“能人”,借著招聘小演員、拍攝廣告的幌子詐騙錢財。
“制片人”招募小演員
家長交錢后被拉黑
電影《被放逐者》女一的女兒沫沫正在火熱招募小演員中,電視劇《雪豹2》男主的妹妹招募小演員中……于某將一條條信息發(fā)送到自己建立的微信會員群中,為了贏得家長們的信任,還找人為自己PS了“制片人”的工作證,謊稱可以幫助孩子安排影視劇角色,家長們看到消息后競相報名。
進入于某的會員群需要交納一定的會員費,于某將會員價格表分了等次,普通版2888元不保次數(shù)一年期限片酬不定;中級版6888元保底3次,片酬600至3000元不等;高級版15888元保底8次,片酬1500元以上。保底在電影、電視劇、網(wǎng)大、網(wǎng)劇、廣告、宣傳片、微電影、信息流等中安排演出。
北京的家長李先生想為孩子木木爭取電影《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之長白山行動》中的一個角色,按照于某的要求分兩次通過微信轉賬給他3888元會員費等,后于某為木木安排了廣告拍攝,并分別支付給李先生600元、625元的片酬。2020年10月26日,于某告訴李先生《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之長白山行動》中的角色已經敲定由木木來出演,但需要木木帶資19800元進組,李先生將錢通過微信轉賬給于某后,于某便將其拉黑,報名的微信群也被解散了。
上海家長曹女士了解到于某是電影《被放逐者》的“制片人”,想讓自己的女兒出演電影女一的女兒沫沫,于某和曹女士簽訂了拍攝《被放逐者》院線電影聘請演員合同,其中制片人是于某,合同明確由曹女士的女兒出演女一的女兒沫沫,共23場戲份,開機時間為2021年5月1日,合同簽訂日期為2021年4月6日。合同簽訂后曹女士通過支付寶向于某轉賬人民幣15000元,后于某又向曹女士索要3萬元的介紹費,曹女士對于某的身份產生了懷疑,于某就給她發(fā)送了偽造的身份證照片。曹女士在網(wǎng)上搜索于某的名字后發(fā)現(xiàn)有網(wǎng)友稱于某通過提供出演機會騙取介紹費,面對曹女士的質疑,于某不予理睬,既沒有為曹女士的女兒安排出演,也沒有將錢退還給曹女士。
9個月的時間,于某打著為孩子提供拍攝影視劇及廣告的幌子,先后騙取5名家長9萬余元,直到2021年4月21日,民警將于某抓獲。
2022年10月19日,北京市西城區(qū)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,被告人于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虛構事實、隱瞞真相,騙取他人錢款,數(shù)額較大,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;偽造居民身份證照片,并將照片發(fā)給被害人以證明身份,其行為已構成偽造身份證件罪,依法應對其以詐騙罪和偽造身份證件罪予以并懲。鑒于被告人于某當庭能夠認罪,且賠償了部分被害人的經濟損失,可對其酌情從輕處罰。最終,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于某犯詐騙罪,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,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六千元;犯偽造身份證件罪,判處拘役四個月,并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,決定執(zhí)行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,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。
當心冒充身份詐騙
兩個“什么”想一想
父母大多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,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有好的機會,有好的發(fā)展。為了子女們的未來,父母們往往愿意尋找各種資源,心甘情愿地去付出,殊不知,出于一片苦心而很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的行騙對象。被告人于某之所以能騙取5名被害人9萬余元,正是抓住了被害人作為父母的這部分心理,針對他們的需求給出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所謂的機會,謊稱自己可以給被害人的子女們提供寶貴的資源,利用父母們的良苦用心,達到自己騙取錢款的不法目的。
冒充身份類詐騙中,不法分子通常會以虛假的人設包裝自己,以騙取被害人的信任,進一步騙取錢財。詐騙分子的身份可謂是千變萬化,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,他們會披上不同的“外衣”,扮演各種角色。雖然不法分子偽裝的身份是多種多樣的,但是可以把握一些共同的特征并予以防范。
一是不法分子會冒充熟人,如親人、朋友等聯(lián)系較為緊密的身份進行詐騙,利用被害人的感情、“義氣”,被害人一旦放松警惕,就很有可能上當受騙。因此如果對方提出錢財方面的要求,要保持理性思考,聽其言、辨其行,一旦發(fā)覺有任何反常的地方,應及時查明對方身份,避免上當受騙。
二是冒充“能人”,比如一些高調宣揚自己本事能力的人,或者是過于熱情熱心的人,他們往往強調自身有某些“過人之處”,自稱可以幫助排憂解難,安排各種事情都易如反掌等等。面對這類人,要擦亮雙眼,先思后行。
三是冒充中介,謊稱自己有各種渠道、資源,能夠介紹好的兼職、家教或是機會等等,利用被害人心切的心理和急于求成的特點,被害人一旦輕信,就落入了對方的陷阱之中。因此要做到“防人之心不可無”,時刻保持著防范意識,尤其是對于素不相識的陌生人,更不可盲目聽信。不應只看到對方所描述的利益或許諾的好處而缺失了調查和思考,對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有清醒的認識。
此外,不法分子還會冒充教育、民政、公檢法、電商物流客服等工作人員,與被害人通過打電話、發(fā)短信、微信等方式進行聯(lián)系,誘使被害人轉賬、匯款,實施詐騙行為。
其實大多數(shù)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并不高明,受騙的主要原因還是出于被害人本身缺乏自身防范意識。在涉及錢財交易的時候,先想想兩個“什么”。
一是“什么身份”:首先問問自己,對方的身份是什么,可不可信,真不真實?自己與對方是否是第一次打交道,怎么查明對方的身份信息等等問題;再想自己的身份是什么,對方是否是真正與自己存在某種身份聯(lián)系的人,如果是沒有任何聯(lián)系的陌生人,那么大概率是有所圖謀而來。即使是有聯(lián)系的人,或是熟人,也應該徹底查明對方是本人還是不法分子扮演出來的。如果對方自稱是某某公司、企業(yè)的,務必查明身份、資格等相關信息??梢岳镁W(wǎng)絡,通過國家企業(yè)信用信息公示系統(tǒng)等方式查詢相關信息。
二是“什么原因”:想清楚對方是出于何種原因讓自己支付錢款或是給予財物,原因是否合情合理;再想自己為什么要按照對方的要求去做,是否有百分百的必要性去支付對方索要的錢款,以及支付后,能否百分百得到對方所描述的“好處”。
不法分子實施詐騙行為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:第一個階段是博得被害人的信任;第二個階段是騙取被害人的財物。在第一階段中,不法分子往往會積極地表現(xiàn)自己,主動出擊尋找“獵物”,但是也不排除“釣魚”行騙方式的存在性。雖然不法分子的身份、手段五花八門,但只要樹立起較強的反詐騙意識,建立心理防線,不貪圖虛榮利益,明辨真?zhèn)?,頭腦清醒,提高警惕,做到“三思而后行,三查而后行”,在絕大多數(shù)情況下是可以避免上當受騙的。
總而言之,天上不會掉餡餅,天下也沒有免費的午餐。不要被僥幸心理沖昏了頭腦,時刻保持冷靜理智地思考,認清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,保護自身利益。
文/田婧 韓露(北京西城法院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中選結果預計本月在京執(zhí)行 國家集采藥價平均降幅超過50%
- 國家統(tǒng)計局:2022年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.1% 環(huán)比上漲0.1%
-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連續(xù)十年位列全球前三
- 受匯率和資產價格變化影響 10月末外儲升幅為0.77%
- 外貿面臨一定壓力,但韌性不減
- 民政部:天價彩禮、大操大辦等不正之風得到有效抑制
- 個人養(yǎng)老金制度到底“香不香”?稅收優(yōu)惠仍有提升空間
- 中國氣象局:不必談“拉尼娜”色變 今冬冷空氣總體偏弱
- “農民院士”朱有勇:向旱作水稻要口糧
- “江豚逐浪”見證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蝶變(人民時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