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望郡“金廬陵”
江西吉安,古稱廬陵,秦初建縣,漢末置郡,隋稱吉州,元始名吉安,明清為府。古廬陵鐘靈毓秀、交通便捷、商賈如云,物阜民豐,素有江南望郡“金廬陵”之稱。
“金廬陵”的“金”,指的是金黃色的稻谷,表示古廬陵物阜民豐。唐代文人皇甫湜在《吉州廬陵縣令廳壁記》中云:“自江而南,吉為富州。廬陵戶余二萬,有地三百余里,駢山貫江,扼嶺之沖……土沃多稼,散粒荊揚?!贝送猓艔]陵人才輩出,金榜題名中狀元者不少,亦可稱得上“金廬陵”。
吉安,東西南三面環(huán)山,武夷山、南陵、羅霄山脈形成的天然屏障,抵擋了東南沿海的強風暴雨和西面寒流的侵蝕。吉安北面與鄱陽湖平原相連,形成壯闊富饒的吉泰盆地,這里光照充足、雨量充沛,適合各類農(nóng)作物生長,自古就是林茂糧豐之地。宋神宗元豐五年(公元1082年),時任泰和縣令的黃庭堅曾深入山區(qū),考察民情,作詩10余首,留下了“清風源里有人家,牛羊在山亦桑麻”的千古佳句。
糧食產(chǎn)量是衡量古代經(jīng)濟社會興衰最重要的標準之一。北宋時朝廷官府的糧食主要靠江南提供,每年漕糧600萬石左右,江西供糧120萬石,其中吉州近50萬石,約占全國1/12、江西的1/3。南宋偏安,吉州更是主要的產(chǎn)糧區(qū),年供糧60萬石以上,幾近全國1/10。
溝通南北交通的黃金水道贛江,在吉安腹地穿行200公里,占千里贛江(水路)的近1/2。古廬陵盛產(chǎn)木材,又居贛江中游,境內(nèi)江河多,故此地造船業(yè)十分興盛。在宋代,這里是全國的造船工業(yè)基地,城南江邊有規(guī)模宏大的官辦造船廠,每年建造用于漕運糧食的大型官船500多艘,約占當時全國造船總量的1/6。史載,南唐保太三年五月,吉州鐵鑄的十字錨,長2尺,重650公斤,系戰(zhàn)艦或木筏用。北宋天禧末年,江南及西北造船2916艘,其中吉州造525艘。南宋建炎二年,“全國造船2676艘,其中吉州造船898艘,數(shù)量之多,居全國之冠”。從此,這里舟楫穿行,千帆競發(fā),被譽為“咽喉荊廣,唇齒淮浙”,成為連接湖南、湖北、廣東、浙江等省的重地。
水陸交通的便捷促進了商業(yè)的繁榮。唐宋時,廬陵乃全國32個重點城市之一,為江南的經(jīng)濟中樞,商業(yè)興盛。明清之際,全國各地至少有24個商人會館集聚吉安城中。南來北往的商賈,將這里的糧食、陶瓷、木材、水果、茶葉、夏布等各種產(chǎn)品通過“水陸聯(lián)運”,或南下翻越大庾嶺,入珠江水系,過南海、進入太平洋、印度洋;或沿贛江水道北上經(jīng)南昌、九江,又經(jīng)鄱陽湖進入長江,入太平洋,銷往世界各地?,F(xiàn)在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吉州窯產(chǎn)鳳首白瓷瓶被視為世界級珍品,或許就是從這條黃金水道漂洋過海的吧?
北宋時,蘇東坡從被流放的海南經(jīng)贛州北歸,游覽廬陵古后河時感嘆:“此地風光半蘇州”。
明崇禎九年(公元1636年),徐霞客在《江右游日記》中寫道:“飯畢,抵吉安郡。已過白鷺洲之西……是日雨絲絲不止,余人游城中,頗寥寂,出南門,見有大街瀕江,直西屬神岡山,十里阛闠,不減金閶也。”
阛闠是為街市,金閶是指蘇州的金門、閶門。蘇東坡、徐霞客這兩位文學大師,都認為廬陵贛江邊的街市并不比蘇州遜色多少,吉安的富庶繁華可見一斑。
明代吉安安??h籍的大儒彭華,曾用“商賈負販遍天下”,自豪地向朋友介紹家鄉(xiāng)。
歷史的書頁翻到20世紀。即使是到了羸弱的晚清年代,光緒年間《吉安府志》這樣描述吉安發(fā)達的商業(yè):“商賈交易聚西南二關兩街,起南門,達南塔寺,鋪舍稠密,煙火萬家?!?/p>
千里贛江奔流北去,歷史車輪滾滾向前。有著江南望郡“金廬陵”美譽的吉安,正攜千年雄風,乘著新時代的列車,奔向新征程。(鄭少忠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【走進區(qū)域看發(fā)展】重慶璧山:農(nóng)文旅融合 激活鄉(xiāng)村振興“一池春水”
- 她的“航空夢想”讓戰(zhàn)機擁有更多可能性
- 走進區(qū)域看發(fā)展|川渝攜手 共建瓊江幸福河
- 【走進區(qū)域看發(fā)展】總投資143.45億元 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將惠及近1000萬人
- 回應市場主體和創(chuàng)新主體的新需求 我國將實施知識產(chǎn)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
- 茶商重回西湖尋茶 茶未上市客先到
- 戲劇創(chuàng)作不可放逐表達意識
- 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(fā)展
- 比過年還熱鬧 讓非遺更閃亮——記首屆中國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年會
- 山東:轉換動能 推動綠色低碳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