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center id="e6yuu"><td id="e6yuu"></td></center>
  • 
    
  • <menu id="e6yuu"></menu><ul id="e6yuu"></ul><rt id="e6yuu"><em id="e6yuu"></em></rt>
  • <rt id="e6yuu"><code id="e6yuu"></code></rt>
  • 中國西藏網 > 即時新聞 > 時政

    本來去應聘的卻被騙花錢培訓了 記者調查“招轉培”陷阱

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3-06 09:53:00來源: 法治日報

      編者按

      就業(yè)是最基本的民生。近年來,各地各部門聚焦就業(yè)領域重點和難點,圍繞“擴、促、兜”綜合施策,打出穩(wěn)就業(yè)政策“組合拳”,一系列穩(wěn)崗支持和擴崗激勵措施落地生效,取得積極成效。

      然而在招聘市場中,各類亂象仍層出不窮——“招轉培”陷阱,不僅讓求職者白白花了錢,還耽誤了找工作;付費面試輔導,機構魚龍混雜,大量虛假宣傳;入職背景調查過度,侵犯隱私……

      當下,春招市場熱度升溫,求職應聘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。從今天起,法治經緯版推出“依法整治招聘市場亂象”系列報道,推動問題解決,保障求職者合法權益,敬請關注。

      “本來去應聘的,卻被騙花錢培訓了。培訓結束后根本沒有給我們安排工作崗位。”近日,去年本科畢業(yè)的大學生林欣(化名)向《法治日報》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遭遇。

      林欣說,去年10月,自己應聘了云南×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,公司面試官以她技術能力不足、無法勝任崗位為由,提出“只有通過實訓才能夠留在公司”。最終,她和公司簽訂了崗前實訓合同,并通過對方提供的貸款平臺貸款支付了培訓費。然而,實訓結束后,結果未能如其所愿——對方提供一份不錯的工作。

      明明是求職上班,最后卻變成了花錢培訓。記者調查發(fā)現,類似的情況時有發(fā)生,求職過程中,一些用人單位或培訓機構,打著招聘的旗號,聲稱可以提供工作或兼職,前提是求職者自費參加他們指定的崗前培訓以提升技能。不少求職者為了得到就業(yè)機會,支付不菲的培訓費甚至不惜貸款,然而到需要提供就業(yè)崗位時,卻發(fā)現竹籃打水一場空。

      入職前要付費培訓

      培訓完沒安排工作

      求職過程中,林欣碰了不少壁。直到接到來自云南×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面試邀請電話,應聘崗位是“視頻剪輯”。

      面試當天,走進該公司所在大樓,看著西裝革履的人們,公司墻上各種規(guī)章制度,林欣很激動,感覺這是一家非常正規(guī)、發(fā)展前景不錯的公司。

      由于自己大學學的是工程造價專業(yè),視頻剪輯僅是愛好。在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個人能力測試后,人事部和技術部的面試官“委婉”地告訴林欣,她目前的技術能力無法勝任視頻剪輯崗位,不能進入公司項目部,只有通過實訓才能夠留在公司或進入合作企業(yè)。

      緊接著,面試官向林欣介紹公司的強大實力:“項目部資源和經驗都很豐富,留在這里可以有很好的學習機會和發(fā)展前景”“公司非常重視人才培養(yǎng),等學成后試用期工資為每月4500元,轉正后則達6000元至8000元”……

      面對這來之不易的“機會”,再加上面試官的輪番游說,林欣最終下決心和這家公司簽訂了崗前實訓合同。合同表明:甲方按照乙方選擇的專業(yè)技術方向,為乙方提供實訓培訓服務,目標是使乙方獲得進入企業(yè)承擔相關專業(yè)技術所需的技能、職業(yè)素質和相關項目經驗。并承諾為乙方提供就業(yè)服務并保障其就業(yè)。

      “對職場新人來說,這種保障就業(yè)的承諾無疑是巨大的誘惑。”林欣告訴記者,當時她留意了一下,和她同方向的同期學員有72人,基本都是應屆生和行業(yè)新人。

      合同同時表明:甲方明確告知乙方崗位實訓培訓為等價有償項目,乙方自愿參加實訓培訓須承擔相應成本。實訓時長在2.5個月至3個月左右,金額為24900元。

      24900元不是一筆小數目,剛畢業(yè)的林欣無力承擔。

      “公司人事專員說可以掃碼下載第三方貸款平臺貸款支付培訓費?!绷中阑貞浾f,她掃了二維碼貸款支付后才發(fā)現,每月需要還款1286元,共24期,合計為30864元。

      比約定的24900元突然多出了近6000元,林欣甚至沒有去問為什么?在她看來,只要培訓結束上班有了穩(wěn)定的收入,就能很快還完貸款了。

      然而,實訓結束后,當林欣和其他新人滿懷信心準備上崗時,公司卻完全不提安排工作的事,去問反而讓林欣他們自己去找工作。

      “我們找到公司管理層,對方避重就輕,極其敷衍,稱每個片區(qū)負責的業(yè)務類型不同,這邊更多是以學員實訓為主,項目部在總部那邊?!绷中勒f,當她提出愿意去任何項目部工作時,對方“一會兒說項目部在北京,一會兒又說項目部的領導都外派出去了,就是不說安排工作的事”。

      林欣只能邊找工作邊還貸款。她很無奈地告訴記者:“自己當務之急是找份工作,實在沒有精力去維權,也不知道如何能夠便捷的維護自身權益。”

      忽悠手段花樣百出

      解約退款困難重重

      來自貴州的應屆生吳丹(化名)前不久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。在未向廣東某科技公司投遞簡歷的情況下,對方不知從哪得知她正在找工作,主動打來電話,邀請她就公司“視頻剪輯”崗進行面試。

      面試后,對方說吳丹視頻剪輯的速度太慢,只能先實訓做學徒,實訓結束經測試合格后可以得到3000元獎金,轉正后每個月工資在4000元至7000元之間。

      按照實訓協議,公司為吳丹提供實訓機會,費用為2萬元。與林欣不同的是,這家公司稱實訓費可以等吳丹轉正后支付,但如果吳丹中途放棄實訓則違約,需要支付違約金5000元。

      簽訂合同后與親友說起此事,大家紛紛認為吳丹被騙了。吳丹馬上聯系公司HR,稱想要再看看合同內容,被對方拒絕。吳丹提出不想參加實訓了,對方稱“公司會有法務聯系你”。

      調查中,不少求職者向記者反映應聘過程中遇到“招轉培”陷阱,有的公司打著“零門檻、高薪兼職”等幌子,入職前要求付費培訓,忽悠人的手段花樣百出。在某投訴平臺上搜索,可以發(fā)現不少求職者的相關投訴。

      來自江蘇的方舒(化名)在求職過程中也遭遇了“招轉培”陷阱,自己為此在某平臺貸款2萬元支付培訓費?!鞍l(fā)現不對勁后我想與對方解約,但對方一直推脫?!?/p>

      在方舒指引下,記者在網上找到江蘇某大數據技術應用公司的招聘廣告,以求職者身份聯系了該公司負責人“紹文”。

      詢問記者學歷、就業(yè)經驗等情況后,“紹文”便向記者推薦起崗位來,“現在大數據行業(yè)薪資挺高,基本上學一個月就可以掌握相關技能”“包年薪10萬元以上”,并向記者保證“現在報班的話,今年4月份就能就業(yè)”。

      當然,培訓費不便宜:線下上課35天,18800元。

      當記者問及就業(yè)單位時,對方說:“我們會把你推薦給合作的公司,比如華×項目、中×項目、蘇×項目等?;拘劫Y在每月11000元左右。大數據技術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。”

      在溝通過程中,記者反復與對方確認其是不是大數據培訓機構,對方的回復含糊其詞:“培訓和就業(yè)相輔相成,相當于就業(yè)協議班?!?/p>

      完善投訴處理機制

      加大監(jiān)管處罰力度

      還沒就業(yè)就得支付一筆不菲的培訓費,為何有不少求職者深陷“招轉培”陷阱?

      “以高收入、低門檻、無中介費等承諾,吸引求職者;面試時逐漸否定求職者能力;再提出提供場地和學習機會幫求職者提高能力;用未來更好的就業(yè)前景、更高的薪資報酬等高額回報來誘惑求職者?!毖芯窟^相關案例的北京心理咨詢師陳靜總結出上述套路。

      她告訴記者,通常而言,求職者和招聘者的心理地位并不平等,求職者的心理往往處于弱勢,存在渴望被招聘者肯定、認可的心理,而“招轉培”就是利用這種心理需求進行的一種心理博弈和騙局?!啊绿渍摺媚罅饲舐氄叩男膽B(tài),讓求職者陷入未來高額回報和美好期待中,就作出了貸款支付培訓費等不理性選擇?!?/p>

      陳靜說,在這個過程中,有的求職者慢慢意識到一些不合理,想要終止培訓,而招聘者則通過心理暗示如不繼續(xù),那么之前承諾的美好未來就無法實現,讓求職者因為沉沒成本效應而產生逃避心理,導致一些求職者多次貸款參加培訓,直到無力繼續(xù)貸款而又沒有實現就業(yè)時,才發(fā)現上當受騙。

      分析“招轉培”套路,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發(fā)現,這些求職者大多存在以下共同點:投遞簡歷的工作崗位門檻相對較低;本身的條件不太符合求職崗位;對某個行業(yè)了解不深,但想進入該行業(yè);初入職場或進入職場不久;技能水平偏低等。

      “因此,他們在求職過程中,往往會將姿態(tài)放得很低,并愿意通過改變自身狀況來滿足對方要求?!背If。

      常莎分析說,“招轉培”“培訓貸”涉及刑法、民法、行政法調整下的法律關系。從受害者遭遇看,用工、培訓、貸款等內容涉及勞動管理、教育管理、金融管理等多個行政管理部門,這也一定程度導致了維權難,受害者向單一部門反映,效果可能難以令人滿意。

      “從形式上看,眾多受害者都和涉案單位簽訂了所謂的書面協議,約定了雙方的權利義務,似乎是很典型的民事案件,但受害者因為缺乏法律知識等問題,想依法通過民事訴訟主張權利,現實難度較大。”常莎說,目前,上海、北京等地法院都有類似判決,對部分“招轉培”“培訓貸”行為以“詐騙罪”或“合同詐騙罪”追究刑事責任。

      “相關部門應進一步規(guī)范網絡招聘活動,指導和督促網絡招聘平臺建立完善信息發(fā)布審查制度。各平臺要加強對招聘單位的資質認證和信息發(fā)布人員的實名認證,規(guī)范信息發(fā)布流程,建立招聘企業(yè)紅黑榜制度,確保發(fā)布的信息真實、合法、有效?!背Iㄗh。

      業(yè)內人士建議,加強行政許可與勞動保障監(jiān)察執(zhí)法之間的溝通銜接,健全相關部門信息交換機制,指導和督促網絡招聘平臺完善投訴處理機制,對違反法律法規(guī)情節(jié)嚴重的,要依法嚴肅處理,形成監(jiān)管合力。

     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建議,高校在學生畢業(yè)前要加強對其求職培訓及反詐宣傳,普及求職、貸款、理財等方面的知識,幫助學生做好職業(yè)生涯規(guī)劃。

      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??磥?,“培訓貸”陷阱持續(xù)存在,暴露出監(jiān)督管理還有漏洞。他建議打造多部門協同執(zhí)法的監(jiān)管機制,對開展“培訓貸”的機構加大處罰和打擊力度,增強監(jiān)管威懾力,凈化網絡招聘市場環(huán)境。

      受訪專家建議,求職找工作,應充分考慮自身特長和能力水平,如果遇到“未來就業(yè)前景廣闊,但需要參加付費培訓”“只要付錢就能參加推薦就業(yè)”等以及過高的薪資允諾,一定要提高警惕。在求職過程中若遇到上述問題,應立即保存證據,以便維權,同時向人社部門或公安機關投訴舉報,及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

    (責編:李雨潼)

    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
    99在线无码精品秘人口,久久精品一本视频,国产老熟女精品一区免费观看全集,99人在线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福利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
    <center id="e6yuu"><td id="e6yuu"></td></center>
  • 
    
  • <menu id="e6yuu"></menu><ul id="e6yuu"></ul><rt id="e6yuu"><em id="e6yuu"></em></rt>
  • <rt id="e6yuu"><code id="e6yuu"></code></rt>